:::

星際效應: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、推測與想像 尚未閱讀

作者:基普.索恩(Kip Thorne)著;蔡承志譯
出版社:漫遊者文化出版 大雁文化發行
出版年:2015[民104]
ISBN:9789865671389
其他題名: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.推測與想像

版本 讀者對象 得獎 主題 圖書分類號
初版 太空科學;天文學;物理學 320 4060

所有讓你瞠目結舌的宇宙奇景, 所有推動劇情的天文物理理論, 解開劇情設計與時空旅行之謎!世界頂尖物理學家寫給大家的天文學通識課!電影幕後, 科學家的「裡」設定大公開!從太空船的航速, 到看似簡單順暢的降落行星之舉, 從教授寫滿方程式的黑板, 到毫不起眼的文件資料, 其實無處不經過科學家之手, 無一不經過精密計算, 完全符合科學精神與理論!沒看過本書, 別說你懂《星際效應》的成就!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知名天文物理學家基普.索恩 ╳ 好萊塢大導演克里斯多福.諾蘭 - 動員眾多科學家+好萊塢頂尖電影人, 打造世上第一部忠實呈現宇宙間各種天體現象的電影, 從校園到會議室, 從網路到小酒館, 掀起全世界前所未有的物理學討論熱潮 ! 在《星際效應》之前, 這些只是天文物理宅鑽研的專有名詞:重力導致的時空與時間扭曲效應;黑洞的吸積盤、奇異點、事件視界、重力透鏡、潮汐重力、重力波、重力彈弓;超弦理論與其他超空間推論……在《星際效應》之後, 全世界都在問:蟲洞竟然不是洞, 而是呈一個球體?為什麼黑洞不黑, 上下圍繞著一圈「光環」?米勒的星球如此靠近「巨人」黑洞, 為什麼不會被它吞噬?「巨人」的潮汐重力如何能在米勒的星球上激起四千公尺的巨浪?在米勒的星球上「一小時等於地球上七年」, 是怎麼成立的?超立方體如何傳送三次元的庫柏穿越五次元的「體」(bulk)?為什麼庫柏撥動牆上那一堆細線, 就可以傳遞重力波去影響指針動作?最簡明清晰的時間與空間理論入門讀本 : 本書中, 原本艱澀的天文物理知識, 在索恩以淺白易懂的文字下依著電影劇情的推展娓娓道來, 一一破解劇中所有設定之謎, 還為讀者就內容的真實性將書中的科學知識大致分為三種:嚴謹科學、有根據的推測、想像臆測, 並在各章節前標示出該章或該節的內容屬於何者, 使本書成為最簡明清晰的太空科學入門讀本!科學理論與電影工藝完美結合 : 索恩是當今世上研究重力、宇宙學、廣義相對論的權威, 為《星際效應》架構科學基礎, 也在本書中竭力以最鮮明的手法生動解釋電影中涉及的科學, 並揭露所有相關人士如何經過多少努力, 使科學理論與電影工藝完美結合, 令事實的呈現比虛構與幻想更令人覺得離奇與驚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