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版本 | 讀者對象 | 得獎 | 主題 | 圖書分類號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初版 | 國小高年級跨國中 | 72梯次好書大家讀文學讀物B組入選好書(單冊) | 兒童問題;外籍勞工;繪本 | 544.61 4025 |
以臺灣為背景,幸佳慧所撰《透明的小孩》一書,副題名是「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」。這個副題名耐人尋味處,在短短10字內,包含了兩種社會邊緣人與弱勢者─臺灣的無國籍移工,和他們在此地生下的子女。不過《透明的小孩》聚焦於承接父母不幸的第二代,亦即無國籍移工子女,關切他們處境,為他們發聲。而所以以「透明」稱之,是因為作者感慨這些小孩無國籍和公民身分,沒有受教育、找工作等基本人權,彷彿「幽魂」似的存在。而為了讓這些孩子站到陽光裡被大家看見,讓他們有所歸屬,且平安快樂長大、享有天賦人權,於是作者寫下了名喚「紅茶」、「春天」、「橘子」、「黑皮」、「彈珠」、「丸仔」、「恩恩」等無國籍移工小孩,掙扎著在我們這個社會求生存的故事,希望引起大眾關注,從而解決他們的困境。幸佳慧表示,目前全球逾千萬人無國籍、每10分鐘便有一無國籍小孩誕生,所謂「透明的小孩」其實是一個國際性議題。如是觀之,則此書從台灣出發,延伸關懷視角至全世界,突破島國狹隘侷限,關切取向與人道思維令人感佩,自是值得鄭重推薦。 陳幸蕙書評